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行走的医院”巡回医疗服务模式 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均等的医疗服务
作者:衢州市衢江区中医院医共体大洲分院,浙江 衢州     阅读: 350 次     来源: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
      一、活动背景与思路
      全民健康,既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比喻,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作为省山区26县之一,山区占区域总面积的70%左右,60岁以上人口占比26.75%,山区库区老年人群就医不便,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大、下沉不畅等问题突出。衢江区大洲镇更是典型的山区镇,所辖10个行政村,154个自然村,总面积14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98平方公里。最远的自然村与丽水市遂昌县交界,距离卫生院30多公里,最高的村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顶仅有5户人家,地域广人员分布散,山区多为留守老人就医极为不便。为破解山区群众就医难题,让山区群众享受均等的优质医疗服务,衢江区中医院医共体大洲分院,开展“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服务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服务模式:通过医共体融合资源,基层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以“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基层全域、全人群、全覆盖的优质医疗服务。融入整合医共体人员力量,在全镇组建6支志愿服务队,设置18个巡回医疗服务点,通过网格摸排及180预约平台收集群众医疗需求,利用步行、助动车、巡回车每月定时、定点送医、送药、送服务上门,真正做到不落一户、不少一人。“行走的医院”助诊包能开展30余种检验、检查,检验检查互认共享全覆盖。可预约上级专家远程会诊、移动诊间实时结算,真正把医院搬到了群众家门口,打破“医生坐诊、群众上门”模式,变“群众跑”为“医生跑”。有效弥补医疗服务的空白,推动服务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实现从“群众跑”到“医生跑”“医院跑”,让名医入村诊疗常态化,让百姓生活更有“医靠”。
      具体做法:1.百室+千医,优质资源全下沉。总院的医生全部融入医共体内的政府办村卫生室和家庭医生网格,区级资源下沉,优质服务无死角服务。2.固定+巡回,健康服务全覆盖。村卫生室固定点无服务、无村卫生室实行定时定点巡回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做到医疗服务全覆盖。3.线下+线上,医疗服务全方面。除线下的上门服务外,全科医生助珍包,可预约区级医院、北京三甲医院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乘着科技的翅膀飞进山区。 4.诊疗+干预,健康管理全周期。管治病、更管健康,两慢病分角色管理,全周期管理,实现医防融合。5.共性+个性,医疗服务全领域。根据患者的分类和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一老一小”帮扶活动,党建联盟每月进村开展中医药服务,满足不同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取得主要成效
      服务成效:医共体下“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服务模式,医生衍生新身份增加四重功效,服务实现三化,质量达到三提升。
   (一)医生衍生新身份增加四重功效。一是乡村治理网格员。“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团队通过每月定时下村,对村民的家庭情况,邻里关系也十分熟悉,真正做到了医生融入家庭。家庭医生参与网格治理,协助解决邻里纠纷。医生成为基层群众生活的一部分。二是群众健康守门人。“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服务网格化全覆盖,为全镇居民建立健康账册和疾病谱。上门送医送药及时解决群众需求,并根据节气变化及时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针对疾病谱开展健康服务。开设“三号八群”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八个健康服务群,提供线上健康服务。筑牢群众健康防护墙。三是留守老人好儿女。“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团对成员每月下村少于6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所有成员按照排班白天在医院坐诊,下午下村入户,确保重点人群及时掌握健康动态每月至少一次见面随访服务,远远多于子女回家的次数。对于留守老年人,手机里都有医生的号码,有事情第一个想到给医生打电话,做到了比子女更贴心。四是远程专家翻译员。“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服务架起了与远程医院专家沟通的桥梁。医生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预约对症的专家,家庭医生作为翻译员把病人的病情及检查情况,专家需要询问的病史进行有效的沟通传达,起到了比现场看专家更高效的作用。截止目前,完成远程会诊两百余次,在群众的炕头、病房前都能看到“翻译员”的身影。
   (二)服务实现四化。一是医疗服务标准化: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医院标准化服务。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等标准,以定点、定时、定人等方式为村民提供现场诊疗、送医送药、远程会诊、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家医签约、健康宣教、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做到每月每村至少巡诊一次,同时根据村民需求集中度,灵活增加巡诊次数。目前开展行走的医院巡回医疗服务500余次,服务群众23000余人次。二是群众就医便利化:“医生坐诊、群众上门”模式,变“群众跑”为“医生跑”。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备巡回医疗车或电动巡诊车,老百姓预约后乡村医生背“包”上门服务,为农民提供现场诊疗、检查化验、健康普查等医疗健康服务,实现常见病的早发现、早诊治、早恢复。三是就医方式数字化:“辗转各地、寻医问诊”模式,变“在院诊疗”为“在线诊疗”。建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和衢江区中医院总院等医院专家组成的远程问诊平台,每天提供100多个专家门诊号源,为巡回乡村医生提供诊疗服务支持,实现专家名医与山区患者接诊面对面、问诊零距离。四是医疗服务特色化。巡回医疗点享受中医国粹特色服务,作为中医院医共体的成员单位,在总院帮扶下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每个团队包含一名中医专业成员,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中医服务。 
   (三)质量达到四提升。一是基本医疗服务有提升:通过“行走的医院”巡回医疗服务模式,2023年度门诊人次同比增长3%,住院同比增长57%。基层就诊率达90%,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二是公共卫生服务有提升:每月定时定点走村入户,老年人体检率达83%,两慢病患者患者规范管理率、控制率得到全面提升,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三是家医签约服务有提升:“行走的医院”巡回医疗服务,让医生真正的走进家庭,实现了有事找家医的服务模式,签约覆盖率达91%、规范签约率、有效签约率大大提升。四是群众满意度有提升。“行走的医院”巡回医疗服务,实现了从“看病远到看病近”,“看病烦到看病易”、“看病贵到看病省”,一呼就应,一看就准,一诊就愈,一好就笑。群众满意度达98%。
      四、经验与启示

      “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服务模式,打破“医生坐诊、群众上门”模式,变“群众跑”为“医生跑”。打破“辗转各地、寻医问药”模式,变“在院诊疗”为“在线诊疗”打破“重复就诊、重复检查”模式,变“多头检”为“检一次”。让山区群众真正享受到均等的医疗服务,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

      案例一:2023年12月22日,衢江区中医院医共体大洲分院家庭医生杨志春在零下8度的天气,开车50分钟,行走20分钟,来到大洲镇深龙村乌岭头,一座山上只有吴金莲奶奶一户。为防寒保暖,杨医生在灶头边利用“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开展检查服务。

      案例二:患者杨水泉患有脑梗后遗症,常年瘫痪在床,2023年10月24日,衢江区中医院医共体大洲分院接到180平台通知,要求上门更换胃管,家庭医生吴伟荣带上“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为杨水泉做了全面检查,并更换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