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江门市卫生健康系统:为群众提供最坚实的“医”靠
添加人:pys     添加时间:2024年05月07日     阅读: 510 次     来源: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

       乡村振兴,健康为基。基层健康治理既是国家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效度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在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的工作背景下,江门市卫生健康系统围绕“县强、镇活、村稳”改革目标,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实现思想“破冰”、工作“破局”、发展“破题”,走出了一条强基层、惠民生的探索路径,努力让健康江门的美丽图景在基层可感知、有共鸣。

      建章立制 走出“强县域、强基层”发展新路径

      县域活则全省活,县域兴则全省兴,医疗卫生领域亦是如此。

      2023年初,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出台《关于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2023年4月,省卫生健康委印发《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新一轮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五年(2023—2027年)行动计划》,明确三大类16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强基层”。

      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工作要“破局”,不仅需要资源,更需要人、财、物全方位的支持。

    “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迈出了开局第一步。在党建引领下,市、县两级卫生健康局均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2023年6月,我市在全省较早制定印发了《推动实施〈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新一轮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五年(2023—2027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为我市卫生健康领域落实“百千万工程”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还先后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优质服务基层行的通知》《江门市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工作方案》等配套方案,构建起有效运行、衔接顺畅的政策体系。

      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沿着时间表路线图循序推进。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下达情况,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研究制订本县(市、区)具体工作方案,报市卫生健康局备案。在整体方案框架下,市、县两级根据各子项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细化措施,形成我市工作落实的“1+N”系列文件,切实发挥属地管理职责,积极承担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主体责任,调整支出结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投入机制,确保各项目顺利实施,各任务顺利完成。

      为确保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市卫生健康局还建立了每周收报、半月呈报、适时通报的工作制度,强化对各县(市、区)的指导和督促。针对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定期协商碰头,及时有效解决,形成了指挥有力、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思想“破冰”,离不开“创新”的勇气。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早在2020年,我市就成为全省第一个从市级层面率先统一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政策的地级市,有效激发了基层医疗卫生运行活力。

      头号工程,头号力度;和衷共济,群策群力。目前,卫生健康系统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加快形成,汇聚成建设“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推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盘活资源 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镇”

   “健康江门”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要让人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发展“破题”,是为了让基层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通过远程可视化移动查房会诊,在鹤山市人民医院外科一区住院的陈奶奶,获得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专家的专业诊疗,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

      鹤山市人民医院的全新蜕变,与我市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3年前,我市全面铺开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开展“组团式”帮扶,制定重点攻坚任务,细化责任分工,落实“月监测、季报告、年总结”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县域龙头医院医疗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已实现全市5个县(市、区)县域医共体紧密型治理全覆盖,绩效评价在全省地市中排名第3,连续两年获省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通报表扬,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在“家门口”就医,老百姓的信心正在增强。在县域医共体建设带动下,不少卫生院也实现了华丽变身。

      36岁的梁生痛风多年,发作时关节处就像有无数蚂蚁啃噬,疼得夜不能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在雅瑶镇卫生院接受了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8次治疗便达到了预期效果。“一个疗程还没做完,肝功能、血尿酸及血脂全正常了”,他激动地竖起大拇指。

       雅瑶镇卫生院的改变始于2020年。鹤山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进行深入调研后,建议雅瑶镇卫生院开展臭氧特色专科,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借助这一新技术,雅瑶镇卫生院已经为上万名患者解除痛苦。除了本地居民,还有广州、佛山、阳江等周边地市的患者慕名前来治疗,该院臭氧治疗中心也在2021年获评“江门市基层特色专科”。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来自市卫生健康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这道“防线”不断健全。截至2023年底,全市建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44个,实现了“一镇一院、一街道一中心”及按需设置村卫生站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覆盖。

      “一盘棋、一家人、一本账”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蝶变”的密码。在医共体中,县级“龙头医院”为总院,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院”,统一挂牌;总院和分院逐步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六个方面的统一管理;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基本实现县域医共体内总院与分院之间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形成“基层检查+县级诊断”就医格局。

      与县域医共体建设同步推进的,还有3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及27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

    “以前医院病房少,患者多的时候只能在过道加床,设备完善的手术室也只有一间”,台山市汶村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甄文龙说。升级建设后,该院加挂台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牌子,面积是旧院的6倍以上,手术室、病房等配置俱全。

      看病救人,关键在于人才。目前,我市医共体总院已组建帮扶团队93个,共计603名骨干专家下沉到乡镇卫生院临床带教、教学查房、义诊等,指导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同时,我市组织所有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对照服务能力标准,逐项提升服务内涵,扩展服务项目,改善服务质量。

       脱胎换骨后的卫生院,诊疗能力上了新台阶。来自市卫生健康局的数据显示,全市65家卫生院平均能够治疗近1400种病种、开展100余种手术和诊疗,分别较改造前提高67.8%、50.4%。

       通过均衡布局,盘活优势医疗资源,我市县域内住院率逐年稳步增加,高于省平均水平,分级诊疗局面已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镇”的目标。

      夯实责任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除了负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承担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据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由政府免费提供,面向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针对慢性病和传染病等重点疾病、满足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等居民基本健康需求的基础性公共卫生服务,贯穿全生命周期。

      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惠民面最广、实效性最强的国家公益项目之一。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夯实服务责任,深化便民措施,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稳定常态化机制,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稳致远。通过强化政府统筹机制、强化协同配合机制、强化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项目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是探索创新性举措,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而有为。在全省率先从市级层面建立针对重点项目的经费统筹机制,首创对项目先进机构予以医保系数倾斜措施,最早出台明确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基本公共卫生职能的文件。

    “阿姨,您的血压还是很高啊,要按时吃药,少盐少油,清淡饮食,血压才能控制好”,在新会区睦洲镇黄布村卫生站,乡村医生罗文辉给村民梁姨量完血压后,再三叮嘱道。平时随访中,他还会为村民宣讲健康知识。每个季度或每个月,还会集中开展一次健康科普讲座,提升居民“未病防病”意识。

    “作为村医,我不仅要努力为患者看好病,还要通过健康教育让他们尽量少得病。”罗文辉说道。

     村卫生站是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网底,乡村医生同时扮演着农村医疗服务“第一站”和“最后一公里”的角色,是农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目前,江门市共有65家卫生院、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80家村卫生站及部分二级医院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预防性干预措施融入基层诊疗全过程,为辖区居民同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干预、临床诊断治疗、随访管理、监测评估等一体化健康服务,逐步实现防者能治、治者能防、多病共管,进一步增强了城乡居民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依从性和有效性。

      2023年,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市39.72万名老年人接受了免费健康体检,21.72万名高血压患者和8.14万名糖尿病患者接受了免费健康随访,97.74%的新生儿和97.93%的孕产妇接受了免费上门健康访视,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到95.02%。

      江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连续6年在全省绩效评价中排名前五,2021年度、2022年度连续2年在非珠三角片区15个地市中排名第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优质、连续、均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实干为要促进区域  医疗卫生均等化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优质医疗服务无止境,改革仍然在路上。

     展望未来,江门市卫生健康局将继续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促进区域医疗卫生均等化,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更好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创新治理体制机制。以更高标准实现“县强、镇活、村稳”,强化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县域扩容和均衡布局。继续在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充分赋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权、分配权、管理权”,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基层机构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基层机构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充分释放运行活力;鼓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医防融合、连续性服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同质化;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从注重村卫生站机构全覆盖转向注重服务全覆盖,完成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应建尽建,配齐基本药械,推进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进程。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五年行动,通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万名医师下乡”三大工程,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质服务基层行创优行动”等16个子项目,提升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学科体系建设,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走一条适合自身功能定位、符合城乡居民需求的学科建设之路,培育一批符合政策方向和战略布局的“江门市基层特色专科”;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每年从三甲公立医院选派中级以上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下沉基层帮扶。发挥首席专家效应,帮助中心卫生院建设1个特色专科,开展1项以上新业务、新技术,“传、帮、带”打造1个专科团队。

       健全引人育才机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从提升业务能力、保障待遇水平、落实养老保障等角度进行部署,优化乡村医生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乡村医生队伍;建立基层医疗卫生紧缺人才目录,继续加大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开发现有人才资源,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再教育、再培训;实施农村医学生定向培养,不断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这是一张没有终页的“答卷”。力争2027年底,全市4个县(市、区)各1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县域内住院率普遍达85%以上;县级疾控中心流调溯源、实验室检测和应急处置等核心能力达到省建设要求;超过6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超过30家达到推荐标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稳步提升,占比保持在50%以上——这既是我市对照《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新一轮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五年(2023—2027年)行动计划》16个子项目要求绘就的暖心图景,也是全体卫生健康人共同谱写的健康江门建设新篇章。


来源:江门新闻网